一定要看!鼻中隔偏曲矫正,术后护理及注意事项!
为什么接受鼻中隔偏曲治疗手术后过了一段时间病情又开始反复了?而且时不时还出现一些之前没出现过的病症?
成都仁品耳鼻喉医院护理部提醒,鼻中隔偏曲的患者需要注意,鼻中隔偏曲矫正并不是单纯的手术那么简单,它还包括了矫正术之前的各种检查准备,以及矫正后的各种辅助治疗以及自我饮食调理,只有这样的完整程序的鼻中隔偏曲矫正才能矫正偏曲的鼻中隔,同时防止复发。

俗话说:三分手术七分护理,护理对于保证术后效果至关重要,那么鼻中隔偏曲术后该如何护理呢?
1.术后周内可以保持头部抬高,以利静脉回流。术后48小时内冷敷或冰敷。
2.头48小时肿胀是正常的,肿胀重时出现在术后24-48小时。
3.如有头痛,难以忍受者可口服止痛药;如疼痛不重,不需服药;口服止痛药、注射头孢药物一周内请勿喝酒。
4.如在用药后出现恶心、呕吐、皮疹、气促或腹泻等症状,或出现发热(体温超过38.0℃),疼痛增加等情况时,请立即与医生联系。
5.如感觉焦虑,在头24~48小时内每8小时服用一次安定,服药安定时请勿再服用其他安眠药。
6.术后当天只进食易消化的食物,第二天可以进食半流质饮食。
7.术后可能会有3~4天的血性鼻涕流出,并可能需要更换鼻子下方的引流棉球或纱布;注意术后头2周内为防止出血,以静养为主。以下情况会刺激出血,如活动过多、用力回吸鼻涕动作、用力擤鼻动作、打喷嚏,应尽量避免。如果出现鼻部大量鲜红色出血(比如每30-40分钟更换引流纱布)时,请立即通知医生。一般情况下大部分出血稍作处理即可止住。
8.可以用浸湿的过氧化氢棉签清洗鼻孔边缘和所有缝线,使之保持干净,然后涂上薄薄一层红霉素眼膏,这样做可以预防痂皮形成。
9.术后头三周请避免剧烈运动(使心率增加超过每分钟100次的),之后的2周内再慢慢增加活动量,第三周恢复正常。术后3周内需避免举起任何超过5公斤的东西。
10.恢复期内所有的伤口都会对阳光非常敏感。要避免阳光直接照射,请始终使用防晒霜。6个月内请注意防晒。如必须长期处在阳光下,请戴一宽檐帽和/或用可防护UVA和UVB的好一点的防晒霜(SPF-20或更高)。
11.鼻部术后4周请避免使鼻部受到撞击,避免受力挤压,不要戴眼镜或在鼻子上搁其他东西。框架眼镜应该用带子捆扎在前额上。对于隐形眼镜,只要肿胀消退到能放入,就可以佩戴。
12.鼻手术后,鼻尖有时会感觉麻木,偶尔门齿会有异样的感觉,这些感觉会随着术后恢复逐渐消失。
13.术后2周后方可使用面膜,一个月后方可做轻微的面部美容按摩。
14.术后间断使用鼻粘膜收缩剂以改善鼻通气或搭乘飞机时预防耳/鼻出现不适症状等,一般不超过一周。
15.有缝合切口者,常规术后7天拆除缝线;拆线前需保持切口清洁,避免污染;拆线后24个小时保持伤口干燥。

分阶段护理细则
1. 急性期(术后0-7天):防出血、控感染
-
鼻腔填塞护理
-
填塞物保留48-72小时,期间口呼吸可能导致咽干,可小口饮水缓解
-
禁止自行拉扯填塞纱条(易引发大出血)
-
-
渗血管理
-
口中少量血丝属正常,若持续鲜血从后鼻孔流出需急诊处理
-
冰袋敷鼻梁/前额(每次≤20分钟,间隔1小时)
-
-
抗感染治疗
-
口服抗生素(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)5-7天
-
鼻腔喷雾:糠酸莫米松(抗水肿)+生理海水(每日≥5次)
-
2. 黏膜修复期(术后1-4周):促愈合、防粘连
-
鼻腔冲洗(拆填塞物后开始)
-
每日2-3次,用37℃生理盐水(禁止自来水)
-
冲洗器压力<150mmHg(儿童选喷雾式)
-
-
痂皮清理
-
术后7天起门诊内镜下清理,2次/周×2周(避免自行掏挖)
-
-
黏膜保护
-
红霉素眼膏涂鼻前庭防皲裂
-
室内湿度>50%,避免空调直吹
-
3. 功能恢复期(术后1-3月):防复发、保通畅
-
复诊频率
时间 检查项目 目的 术后1个月 鼻内镜+鼻阻力检测 评估通气改善率 术后3个月 鼻窦CT 排查粘连/结构异常 -
运动管理
-
术后1月内禁止:游泳、潜水、擤鼻、剧烈奔跑
-
术后2月起可慢跑(心率<120次/分)
-
六大严禁行为(防并发症)
-
严禁擤鼻(至少1个月)→ 致黏膜撕裂
-
严禁打喷嚏时闭口→ 用张口“哈气”缓解
-
严禁热浴/泡脚(2周内)→ 加重毛细血管扩张
-
严禁弯腰提重物(>5kg)→ 增加颅压
-
严禁饮酒/辛辣饮食(1个月)→ 诱发创面渗血
-
严禁戴框架眼镜(1个月)→ 压迫鼻梁
四、并发症预警与处理
| 症状 | 可能原因 | 应对措施 |
|---|---|---|
| 持续黄脓涕+头痛 | 感染性鼻窦炎 | 急诊抗生素+鼻窦引流 |
| 嗅觉丧失>2周 | 嗅区黏膜损伤 | 营养神经药物(甲钴胺) |
| 鼻梁塌陷/鞍鼻 | 软骨过度切除 | 3个月后软骨移植修复 |
| 持续性鼻塞 | 粘连/再生偏曲 | 内镜下分离术 |
-
急性期 止血抗感染 → 2. 修复期 清痂防粘连 → 3. 康复期 功能再评估